top of page
開放系統導入老舊街屋之設計方法
- 以台南為例

開放系統導入老舊街屋之設計方法
- 以台南為例

Design method of open system leading
- in old townhouse-Take Tainan as an Example

開放系統導入老舊街屋之設計方法
- 以台南為例

建築更動 Building Retrofitting

徐立穎 Li-Ying Hsu
指導:劉舜仁 楊詩弘
關鍵字:開放式系統、街屋、設計方法

老舊建物除了傳承建築工藝,也反映隨生活背景變動所衍生出多樣的類型,而這些樣態會隨家戶人口、經濟條件、法律變更等因素相互牽動而演變,如今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因為科技甚至疫情產生了巨大變動,對於住宅空間的需求與定義逐漸改變,然而生活週遭大量既存的建築卻往往不能滿足或適應時下的使用需求,站在永續循環的角度,既有建築建造過程大量使用磚塊或混凝土,拆除重建不僅會產生大量廢棄汙染物,且後續汙染物的分類也是一大難題,且許多老舊建築面臨拆遷,並非因為建築結構安全問題,而是空間使用不符及管線老舊,那是否應該思考,採用部分拆除的方式,將結構、局部樓板沿用,延長使用週期,並納入開放式建築的概念,使空間使用更靈活,順應各時期的需求。

在台灣,連棟式街屋無論在都市或鄉村中都是佔有一定比例的建築類型,且其發展過程,藴含了許多歷史與人文的因素,透過類型學對此進行空間研究,並提取其中重要空間元素,對於過去設計的後巷空間,予以保留,甚至強化,而過於黑暗的區帶,則在導入開放系統時,予以解決。

透過研究荷蘭、日本、台灣的開放式建築案例後,彙整所需的技術及項目,依據支架體(Skeleton)與塡充體(Infill)進行分類,歸納出設計方法的流程。

首先「結構系統」所代表的正是開放系統中的支架體,是支持一系列彈性變動的基礎,也是左右建築生命週期的主要因素,步驟之目的在於確認結構的安全性,其中的項目包刮柱樑結構與共同壁的安全性補強;而後才會進入「空間系統」,不過並非由開放式系統直接介入,而是透過田野調查與類型學分析,發現連棟式長型街屋的問題,源於黑暗帶的空間品質,固本研究將以天井作為改善問題的主要手段,在確立空間整體是健康且舒適的前提下,才會逐步介入開放式系統。

選定應用基地後,便配合家戶變動之研究,設計一系列家戶組成的變化圖,以此為街屋彈性變動的需求依據與成果展現。開放系統確實可順應多種使用情境,但僅呈現於平面或剖面的變動性,對於現實中,執行的可行性,還需要諸多細部的探討,尤其是在使用行為與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層面。本研究以「天井平台與室內界面」及「外掛式生活陽台與室內界面」兩處進行設計分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