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牡犡殼循環材料:現代三合土
- 以台南安平基地為例

牡犡殼循環材料:現代三合土
- 以台南安平基地為例

Sustainable Oyster Shell Material:Modern Pozzolana
- Take Tainan Anping as Example

牡犡殼循環材料:現代三合土
- 以台南安平基地為例

原料擾動 Material Stirring

蔡蕙奾 Huei-Shian Tsai
指導:劉舜仁 郭文毅
關鍵字:循環材料、牡蠣殼、 三合土

在臺灣牡蠣養殖業為西部沿海歷史悠久的產業,然每年生產的蚵殼重量高達19萬噸,然而這些蚵殼大量堆積於西南沿海,嚴重影響當地海岸生態。如何回收這些廢棄蚵殼,並製成有價值的資源,正是臺灣極待解決的議題。

本研究設計者在循環經濟下,從中思考牡犡殼如何於養殖業、材料再製與建築空間之間,進行物質流轉。此外,也欲建構牡蠣殼在建築環境中的循環系統,包含材料製造的循環、材料於空間中的升級回收以及降級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本研究的設計基地回歸到台灣牡蠣養殖發源地,同時也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使用並製造牡蠣殼材料(三合土)的地方——台南安平。研究者以消失已久的傳統三合土產業鏈為出發點,欲建構台南地區現代牡蠣殼循環物質流,即讓牡蠣殼從廢棄物至循環材料的系統化過程;而該牡蠣殼循環材料便是以傳統三合土為基礎,撿拾安平老屋營建廢棄物,利用鹼激發原理製成的現代三合土,並發展三種不同營造工法的材料應用:一、現場模板灌漿使用的漿體;二、單元模具澆灌的卡榫磚、地磚、面磚與屋瓦;三、泥作抹鏝使用的砂漿。

在研究過程的最後,本研究者欲將現代三合土,回歸並介入安平老屋空間。接著從時間性、完整性及參與性上,著手探討現代三合土作為一種媒介時,如何在歷史、材料、空間與身體之間,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完成在安平聚落內的現代三合土實驗場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