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循環漿體塡充材與框架系統接合工法研究
- 以澎湖民族路、赤崁基地為例

循環漿體塡充材與框架系統接合工法研究
- 以澎湖民族路、赤崁基地為例

The Exploration of Circular Slurry Using Local Material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Frame System
- Cases of Minzu Road & Chikan Site in PengHu

循環漿體塡充材與框架系統接合工法研究
- 以澎湖民族路、赤崁基地為例

原料擾動 Material Stirring

黃浩 Huang Hao
指導:劉舜仁 郭文毅
關鍵字:澎湖環境餘料、空間框架、循環設計

澎湖島嶼獨有的地理位置及氣候特徵塑造了澎湖特有的在地文化,在過去因為地理位置的阻隔以及交通的不發達,澎湖發展出了一套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 : 以捕魚為生,同時也臨海而居。而在這個空間環境下,澎湖人逐漸衍伸出一套以海邊咾咕石為建材的以及砂砱為原料的灰窯產業,在1948-1695年間更是澎湖石灰外銷台灣的高峰期。後因水泥業興起,石灰銷路大為萎縮,1973年後幾近停滯,到1997年以後便徹底停止營業。
其中「砂砱」為珊瑚礁碎片與介殼類等之混合物,近期因為全球暖化影響以及政府的禁採令,造成澎湖沙灘砂砱堆積問題嚴重,同樣還有蚵殼堆積以及銀合歡肆虐的情況。
本研究以澎湖縣馬公市民族路32號的街屋以及赤崁博藤老屋為例,針對當地歷史街屋與咾咕石宅,進行使用需求、空間特性與生命週期之分析,探討如何運用砂砱、蚵殼、銀合歡作為原料,透過鹼激發原理製作鹼激發循環漿體,以及如何結合模組化的框架系統,以降級回收、升級回收的方式重新置入基地,成為新型態的立面、隔間、家具系統。
研究者期望能透過本研究使澎湖民族路與赤崁基地成為澎湖循環材料展示的快閃中心,並將循環漿體塡充材與框架系統重新應用於當代建築。

以在地視角出發的設計思維, 強調 「在地材料」、「在地設計」、「在地製造」,透過循環經濟的角度回應全球暖化環境影響,離島空間活化等議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