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即時城市 / 人與環境的動態調節器

Real Time City / The Dynamic Regulator of People and Environment

E

Environment

Designer: 李承翰

Advisor: 鄭泰昇 老師 | 林子平 老師

Keyword: 智慧城市、環境數據感測、互動設計

         本設計論文以台南市作為設計切入,思考台南城市在都市發展的過程後,要如何因應上述的環境和活動因子劇烈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參考〈TAINAN 2024 新世紀台南文創大道行動論壇〉以及〈2017 台灣設計展 Taiwan Design EXPO〉的規劃方向,以成大舊圖書館K館作為主場館作為台南文創大道的起點為起點,串聯「三城」(大學城、 府城、熱蘭遮城),讓設計融入臺南古城生活,透過動態及靜態展覽活動規劃,讓遊客體驗臺南的巷弄意境與生活美學的概念,為實現城市即博物館、城市即展場的願景。

 

       其中以的大學城和府城區選則特定幾個都市空間作為主要設計嘗試的基地,研究其都市函構及物理環境的疊圖分析,置入可對這些因子產生變化的動態裝置,嘗試融入都市的基礎建設之中,這些裝置形成人和都市之間的新介面,設計人們和這些介面的互動方式,思考更永續、更人性化、更具創造性的未來都市生活模式。

 

This paper takes on the design issue of Tainan City, discussing how to cope with the dramatic impacts of the changes in both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activity factor of the city, after undergoing its urban development.Using the planning directions of <Tainan 2024. Tainan Cultural Creative Boulevard Action Forum>,and <2017 Taiwan Design Expo> as references, considering the NCKU Reading Hall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ainan Cultural Creative Boulevard, connecting with the "Three Cities" (University City, Old Castle Town, Zeelandia), allowing the design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local lifestyle.Through the planning of dynamic and static exhibitions, visitors can experience the alleys of Tainan and the aesthetics of the city’s lifestyle, to achieve the vision of “The City is museums, the City is exhibitions”.      

 

By observing the mapping of urban contexts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s of  the selected urban spaces in University City and Old Castle Town as the main design bases, I install the dynamic devices that  can react to the environment factors, and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ity infrastructures.These devices form a new interface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city, creating a new form of interaction, allowing us to rethink of a more sustainable, more humane, more creative future urban lifestyle. 

人與環境的觀察和動態裝置的研究

一、都市微環境觀察:自然環境對於都市活動的影響非常大,要創造良好的都市活動首先要創造舒適的戶外環境。而影響戶外環境最直接的就是日照和通風的因子,研究初步先以自身經驗觀察都市環境,決定以台南作為主要研究基地。 再來觀察整體台南市的都市熱島現象分佈圖,尋找都市環境較差的區域進行設計,並且對於台南市的風場環境進行觀察,試著思考都市環境的風場環境提出改善策略。

 

二、都市活動策略:進一步思考台南市可能發生的都市活動,蒐集過去進行的台南活動分析資料,繪製台南市古蹟和歷史建築分佈、開放空間分佈、行人散步路徑圖。 並思考在未來即將在台南舉辦的2017台灣設計展Taiwan Design EXPO可能的活動場域進行規劃,參考倫敦設計節The London Design Festival規劃,在城市中置入藝術或科技裝置,策劃一系列的藝術活動,尋找在台南的幾個場域置入互動裝置,改變對都市開放空間的舊有觀念,試著創造出新的都市空間場域。

三、空間場域原型:主要設計基地區域選定於都市熱島現象較嚴重之區域與在都市風場必須感善的建築密集區域,置入裝置改善微環境。並且選擇於台南都市軸線的周邊區域,試著解決都市自然環境的問題,同時串連整個台南都市歷史與未來發展。 接著對都市空間場域進行形態上的分析,參考2004台南好望角計畫後的後續使用後評估的研究資料(以台南市好望角計畫為例, 2010 ,林敬哲),對都市場域進行分類,分別區分為市區巷弄、交通節點、大型開放空間三種空間性質,並分別置入街屋遮簷、街道招牌、步道空間、停留站點、活動單元、大型空間,六種類別的裝置原型。 六種裝置原型一找不同地點的特性對都市的光、氣流、濕度、聲音進行反應,同時呼應地表層的都市活動,提供遮陽、照明;導風、阻隔廢氣、;遮雨;隔音、反射聲音,或是提供街道傢俱或著都市資訊的反應,調整都市空間的環境品質,試著帶出以往帶出只在建築內部的活動,銜接到都市空間之中。

四、互動介面單元:對於互動裝置接受資訊 > 分析判斷 > 反應回饋,的流程進行研究和實作,初步先以光元素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以Arduino™ Uno微電腦晶片及光敏電阻進行實作光追蹤裝置,理解真實環境互動機制的流程,並搭配3D Printer幫助實作產出。 資訊的導入部分配合Autodesk™ Revit™、Dynamo™等軟體模擬真實環境的資訊輸入和產生反應,同時設計互動裝置的單元、機械結構、資料處理及反應。 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軟體介面的資訊轉換,操作Rhinoceros™ 、Grasshopper™ 、Hummingbird™等軟體和外掛對Autodesk™ Revit™、Dynamo™進行資料轉換和設計操作。

bottom of page